学术季 |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伴随•成长”专场会议要点集锦
导读
2020年9月21日,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中规院”)主办的中国城市规划学术季“伴随•成长”主题活动顺利举行。
本文字数:13560字
阅读时间:41分钟
学会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王凯院长代表中规院祝贺中国城市规划学术季的举办,感谢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术交流的平台。中规院的活动主题是“伴随·成长”,是对中规院若干个多年跟踪项目的介绍和总结,其中有时间跨度近四十年的深圳项目介绍,有大量十年、二十年以上对一个城市、一个地区或者一个项目的持续跟踪,通过这种方式把中规院多年来做的项目,特别是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对城市的跟踪做一个回顾,其重要的目的是践行习总书记讲的“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阐释“规划伴随城市发展,规划师伴随城市发展,中规院也伴随城市发展”的主题。
9月21日 AM
主持∣王 凯
学会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
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
报告一: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的回顾与展望
郑德高
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
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
中规院是在全国的各种尺度上伴随城市成长的,从全国尺度到区域尺度、地方尺度,甚至到街坊尺度,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全国尺度的研究,题目是“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的回顾与展望”。
全国城镇体系规划涉及两个方面的理论。一是研究城镇化或者是人口相关的理论,二是城市分层与分布理论。全国城镇体系相关的规划早期是有的,从“一五”时期156项项目的选址到改革开放14个沿海城市的布局,都是在全国尺度上对城市进行布局,以及2000年全国城镇布局发展战略的研究,但是,真正完整编制的是两版报告,一个是2005年王凯院长主持的全国城镇体系规划,另一个是2015年李晓江院长主持的全国城镇体系规划。
2005版规划的核心亮点总结为五个方面:一是客观分析城镇发展的自然条件。二是提出立足于东中西差别化的城镇化政策。三是强调立足于多中心的城镇空间布局,构建双向开放、多元多极网络化的空间布局。四是首次提出了“国家中心城市”概念。五是强调生态优先,加强对重点地区战略性资源的保护。
2015版规划的核心亮点总结为六个方面。一是构建全面开放的城镇空间格局,强调开放式、网络化、多中心,强调由内向外、由东向西、海陆统筹、边疆巩固。二是制定了“西部经略、东北振兴、沿海一体化、东中西联动”的区域战略。三是按人居条件适宜性、资源环境承载力两个维度划分为四类地区,确定了差异化引导城镇化空间模式。四是重点回答了“人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的问题,从分层上、从分区上、从分群上进行了战略的判断。五是因人、因地制宜的城镇化策略,重点关注了三类流动人口的因人施策,包括“有序推进跨省农业转移人口的异地城镇化,全面保障省内县外农业转移人口的就地就近城镇化,支持县内农业转移人口的就地就近城镇化”。六是强调“再平衡”,既要强调城市群的竞争力发展,也要强调魅力特色区的发展,根据全国的颜值表提出了“国家魅力景观区”。
从这两版规划的关注点看,一是关注城镇化和人口流动,关注从“人口快速流动”转到“回流与就近就地城镇化”的不同需求,关注从经济的城镇化到社会的城镇化。二是关注两端城市的发展,既关注顶端城市参与国际竞争力,又特别关注底端城市,县城发展。三是关注区域的不平衡,早期关注东中西差别化的政策,后来关注西部经略、国家魅力景观区。四是关注资源环境的影响与价值认知,早期是关注自然地理条件的评价,后来关注城市的颜值,依据颜值来认识它的空间价值。
未来的规划需要持续关注经济视角、社会视角、政府视角和流的视角。
嘉宾点评
王凯:
全国城镇体系规划是中规院做的最大尺度的规划,2005版和2015版的规划是基于对当时中国经济发展发展阶段、人口流动趋势人居环境条件等方面分析基础上的空间体系判断。城镇化的问题,通俗地讲是两句话,一是“人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城镇化从理论上来讲是一个人口迁移的过程,是需要做认真分析的。二是“城在哪里建、城该怎么建?”。对人口、经济分析透了才能理解城市,乃至于等级结构、规模结构应该怎么构建。
全国城镇体系的研究我认为会长期地去做。一来中国的城镇化率去年是60.6%,现在的预判是到2030-2035年大概是70-75%,这个过程还在进行之中。二来大家知道2020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我们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或者叫内循环为主体、对内对外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阶段,在这个新的形势下,全国的城镇空间结构面临新一轮的重组,而且还会不断地变化和推进。怎么样从新经济的角度,从区块链、从创新的角度来看城市发展动力,怎么解决中等收入陷阱,怎么样维护社会的稳定和严重,怎么样保持生态可持续的长期发展,这些都是我们要长期研究的事情。
报告二:互促共进、水乳交融——在规划实践中研究和认识城市群
陈 明
学会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学委会秘书长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区域规划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报告提出:将城市群作为城镇化的主体来推进,可以兼顾国家战略、资源禀赋和社会共识。一是人地关系紧张、资源紧约束条件下,要求我们必须走相对高密度的城镇化道路;二是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一直是国家追求的目标;三是我国是个多民族、地缘政治复杂的人口大国,城镇化的推进必须要有底线思维和战略思维。
报告提出,中规院通过中国工程院、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发改委、住建部、自然资源部等重大科研项目研究城市群,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空间发展规律和国家战略引导角度,研究城市群。研究提出城市群是各国参与国际竞争的主体,中国城市群在世界城市体系的地位将会不断提高,建议国家作为重大战略进行推动;第二个阶段从功能联系和公共政策角度,研究城市群。城市群不仅是区域空间组织的关键,更是经济社会发展集聚和网络的核心,城市群的边界是动态的政策边界;第三个阶段从地域实体空间和流空间角度,研究城市群。都市区是城市群的基本单元,流空间是分析城市群功能多中心的重要载体,文化联系是体现城市群地域整体性和系统性的重要方面;第四个阶段,从底线管控和实施引导的角度,研究城市群。结合洪涝、火灾、地震风险分析,对城市群的安全进行系统性梳理;对高铁网络对城市群时空格局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对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和建设的重点地区-都市圈的范围、功能和通勤现状进行了分析。
报告认为,要通过规划实践来深化城市群的研究,也要通过规划实践来检验研究成果的科学性。在院里主持的两轮全国城镇体系规划,城市群研究成果为国家城镇化战略和布局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城市群范围的学术研究,在关中平原、北部湾、长三角等城市群发展规划中发挥了重要参考作用;城市群增长模型和模拟仿真系统,为京津冀、珠三角城市群预断空间未来、识别张力空间、规划方案比选发挥了积极作用;都市圈的相关研究成果,在西安国土空间规划、长江经济带国土空间规划中得到应用,也让我们从规划实践中深化了对都市圈的认识;轨道交通、圈层拓展、高端功能直连直通、安全底线的研究成果,也在京津冀城乡规划中实现了应用和落实。
陈明提出,规划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领域,因此,规划编制和规划研究,要做到“不离不弃”。中规院的特点,是带着研究的目的做项目,这样才能解决中央和地方政府关心的真问题;中规院做研究的时候,也是以经过规划实践筛选出的真问题为对象,这样才能够保持学术的价值和实用性。因此,规划的学术研究和项目编制应该是水乳交融、互促共进、知行合一、无法切割的关系。
嘉宾点评
王凯:
推荐这个项目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想向规划界的同行说明一点,规划院不应该只是做设计,我们要加强研究。过去一些年,中规院有大量来自科技部、自然基金、住建部、自然资源部、国家发改委的科研课题,通过科研有力地促进了规划事业的发展。
“城市群”在国家政策层面正式提出是在“十一五”,提出城市群是中国城镇化的主要空间载体。但科学意义上的“城市群”概念并不清晰,早在上世纪80年代,北京大学周一星教授率先提出了大都市连绵区的概念,国家科技部“十二五”重大专项把城市群作为一个研究项目,我们做了比较深入的分析,并在京津冀等规划的分析中应用了。从根本上来说中心城市和区域协同发展是我们需要长期关注的问题。
报告三:标准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
鹿 勤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科技促进处副处长
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
“科研标准规范”是中规院四大职能之一。中规院历时几十年、先后几代人(累计直接投入专业技术力量超过1500人次),携手兄弟单位和业内专家致力于城市规划、城市轨道交通等专业的标准化工作,为国家及行业标准化事业的发展默默贡献。
从1980年代后期,单项城市规划标准启动编制工作起,到90年代初期城市规划标准体系初步建立,以及《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三大国家标准陆续出台,基本奠定了城市规划行业标准化发展的技术基础,规范了城市规划编制、管理等工作的技术行为,推动了行业的健康发展,为保障城市规划成果的质量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城镇化提速以及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快速发展与变化,标准化工作也在不断发展、与时俱进。
报告最后提出,新时代在以人民为中心、绿色发展理念指导下,面对我国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改革与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标准化工作也已进入转型发展期。标准怎样承接国家“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的时代要求,国家标准怎样更多体现保底线、补短板、惠民生、引方向、提质量、促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正面临更多挑战,亟需探索和研究。
嘉宾点评
王凯:
标准是一个行业走向成熟的标志,因为能构成标准一定是行之有效的,可推广、可复制的。标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而且会随着时间的变化出现很多新的理念、新的方法和新的领域,规划的标准也在变,过去的标准重点在规划怎么编,现在更多地是说和老百姓生活相关的具体事情怎么做,比如说社区足球场、老旧小区改造等等,标准工作会随着时代的变化内涵和边界不断发展。
报告四:“服务带动发展”——中规院十年来在城市排水防涝领域成长历程
张 全
中规院(北京)规划设计公司总经理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报告介绍了中规院十年来在城市排水防涝领域的研究、服务以及带来的成长,结合国家需求和服务过程的具体事件,阐述了研究、服务与技术进步、人才成长的关系。充分展示10年来中规院在排水领域的转型与发展,从在行业内的“追赶”、到“跟跑”直至“领跑”的过程。中规院在相关领域站稳了脚,并取得了良好的市场业绩和口碑。
在为国家服务的过程中,中规院一个良性的循环已经形成:研究支持为部服务,为部服务带来市场,市场提供创新实践机会,长期的跟踪积累和人才培养机制已经形成,造就了一批国内年轻的“专家”和多支能够解决“复杂问题”的专业队伍。
嘉宾点评
郑德高:
我觉得“穿着雨鞋的博士”是对水专业、水行业最好的定位。有以下几点体会。
第一,科研与实践相结合,规划行业缺乏科学理论,都是实践。而水专业、水行业具有很强的科研性,也能解决真问题,像北京、武汉、重庆的排水防涝问题都在逐步解决。
第二,老专家和青年专家的结合。张全总代表老专家,我们也发现了这个行业里面很多的青年专家,包括海绵城市领域、黑臭水体研究领域,让我们认识了很多城市发展的规律。
报告五:长期伴随、及时优化与实事求是的城市设计——若干深圳城市设计实践联想
朱荣远
学会城市影像学委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
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
报告提出深圳是一座特殊的速生城市,规划的完整性由规划愿景预想、法定文本秩序、引导实施建设过程、及时修正优化、适时迭代更新等环节组成。长期伴随服务是深圳城市规划实践中难得的经验和不可或缺的内容。报告以深圳湾休闲带(深圳湾公园)及其相关的城市设计和深圳大空港地区规划(含国际会展城)两个项目为例,解析了伴随式规划设计、持续修正的机制和总师制度的特点。
2000年启动的深圳湾休闲带(深圳湾公园)及其相关的城市设计(后海城市中心、超级总部基地、华侨城欢乐海岸),长达20年的伴随设计服务让设计及时应对观念迭代、人事变迁,2005年开始持续以设计服务于后海中心城市设计和实施阶段。2017年参与超级总部的总师团队,在知来龙晓去脉的基础上,应对该地区随着城市发展的新阶段出现的各种变化,理性和系统性地把控规划实施中设计优化的分寸。
2006年开始中规院伴随了大空港地区的规划及实施历程,2017年又以总规划师团队的身份参与深圳国际会展城总师咨询和设计优化服务,这是一种另类的城市设计工作方式,以第四方角色(甲方、施工方、设计方)角色参与会展新城的设施建设过程。
通过两个长期伴随设计服务的项目提出城市设计与法定规划的互动关系中制度的重要性,报告又借鉴广州在总师制的实践经验和深圳的具体实践,讲解了总师制和伴随式城市设计的特点,强调针对不同类型项目的总师制中,需要形成多专业团队的互动配合机制,其中规划师在团队中的系统思维逻辑和权衡利弊的作用是其它专业无法替代的,是总师团队中发挥各专业作用的组织者。他特别提出“规划监理”的概念,现实中有工程监理,没有真正的规划监理,过去类似的工作由规划管理部门或甲方担任,事实上在人力和技术层面都是无法完成的。
规划设计是一种预期价值趋向的“故意”行为,形成的是未来的蓝图,也是一种目标和价值先导集成共识的公权力。以两个项目的实践解释了一张蓝图如何形成和如何应变的过程,如何在共识的机制和制度下不断完善和优化蓝图的实践。蓝图怎么画是理想和蓝图怎么实现,首先是思变的问题,不是思不变的事。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和及时优化就是针对一张蓝图干如何干到底的理性方法。
无论多英明的规划设计都存在认识的局限性,不可能一个规划解决后来的所有问题,顺应社会进步的趋势和规律,修编、优化就是修偏、补全,在事前、事中和事后,分阶段评估、优化,有利于理性的决策和科学的发展观,这是实行总师制的意义。
规划提出的各种理想、概念,如同打雷一样,打雷就要下雨。既然规划理想是对未来的承诺,就应该用可实施、可信的方法去兑现。
嘉宾点评
朱子瑜:
中规院伴随深圳建设四十年,充分体会到深圳的规划是有用还是没用,这是经常会有领导提的问题。规划没有用,是因为没有用到地方。规划很有用,比如规划是方法、是理念,现在北京、上海等地的建设规划都专门有城市设计的内容。对于建设来讲,城市设计是引导和控制;对管理来讲,城市设计就是服务。朱荣远为我们讲了长期服务的两个案例,体现了设计的平台作用,城市设计不是“百事通”,但要把百事通建好。
谈到伴随,我们从朱荣远的演讲当中体会到,一个是尽职尽责、尽心尽力,需要我们精心呵护和坚持原则。第二,不厌其烦,要用方案代替说教,用合作代替竞争。
报告六:新发展理念的雄安规划实践
朱子瑜
学会城市设计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
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
新区的规划纲要和总体规划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的集中体现,也代表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当前城市规划建设的总体要求。中规院为了支撑完成纲要和总体规划主体工作,保障中央重大战略决策的落地,并满足中央提出的新发展理念要求,在国土空间治理、区域协同管控、城市布局研究、人居环境建设、绿色出行和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数字孪生城市等方面开展重要支撑性研究和技术探索,取得了一系列的应用研究创新和规划创新,探索了国土空间规划和治理体系,有效保障了新区规划建设实施的顺利开展,并在规划建设领域形成较大的国内外示范推广效应。
嘉宾点评
李晓江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院长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
中规院从北川、玉树到雄安新区做了一系列非常复杂的老城或者新城的建设工作,积累了很多经验,有了经验才有今天。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发挥中规院长处的工作,中规院是京津冀地区强大的技术支撑。中规院有这个能力,但有能力不一定所有事情都能实现。
朱总今天介绍的内容,从横向比较来讲已经是一个非常难得的规划了,但认识在前进,认识进步的过程当中怎么把新的理念进一步放到中国城镇化下半场,怎么让探路者实现探路的功能,我认为是很重要的。
昨天上午总体规划学术委员会年会刘世绵报告中讲到,怎么认识自然资源的生态价值和服务价值,深圳建立了一个“生态元”的概念。怎么让生态变得有价值,甚至可以交换。我个人认为,探讨生态的价值可能会成为货币的价值,最终要实现的是“四个资本”的保值和增值。只有这四个资本的价值同时提升,中国才能实现真正的现代化。
两个星期以前中国建筑学会选出了2009-2019年间中国最优秀的100个建筑,100个建筑里面北川有6个。这些重要的工程实施起来很艰难,但是只要坚持下去,我们一定会获得超乎我们想象的收获。这应该是中规院基本的态度,但是这个态度的背后是不断地学习、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不断调整知识价值。要不断自我完善,要有自我纠错机制。中规院一方面是靠外部力量,一方面要不断完善自己,不断地在自我鼓励、自我否定的过程中提升。需要的是各个专业的配合,不同专家、不同学者、不同大师相互之间的沟通,相互之间的完善,甚至通过否定来实现,中规院内部一定要有自我纠错、自我完善的机制,中规院才能走得更好。
总结
王凯:
6位报告人对“伴随·成长”进行了很好的诠释。无论是宏观的全国城镇体系研究,还是微观的深圳的城市设计实践,无论是城市群的科学研究,还是城市排涝的具体工程,无论是基于规划成熟经验的标准制定,还是充满探索的雄安新区规划,都对规划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和实践性做了一个很好地诠释。“伴随成长”从表面上看好像是一种工作方式,但实质上是对规划工作本身的一种理解和认识。规划工作本质上是一种实践活动,而且会随着形式的变化不断优化,所以“伴随成长”应该是因势利导,顺势而为,最后才能乘势而上。
9月21日 PM
报告一:转型与更新——“双总”引领下的苏州在地实践20年
邓 东
学会城市设计学术委员会秘书长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兼城市更新研究所所长
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
报告分享了在苏州以总体规划(三轮及一次战略)、总体城市设计(两轮)为引领的近20年来持续推进的一系列伴随式在地实践项目和相关工作。“双总”引领下,统筹规划、建设和管理,持续深入开展的工作,涉及到分区规划、重点地区规划及城市设计、城市“双修”规划、村庄建设规划等各层面,以及特殊的如生态涵养区规划、流域沿线规划等专项规划和研究工作内容。这一系列工作中,始终贯穿了“转型与更新”的主题,也是技术路线和出发点。
邓总提出了20年来持续工作的伴随法则,就是形成以点观面和由面到点,融合规划、设计、研究的工作闭环,强调全局性、前瞻性、人文性和实操性。结合一系列具体案例,邓总展示了苏州20年的工作历程,立足苏州,形成了对长三角的独立判断,并转化为影响苏州和周边地区发展的宏观战略及空间决策;通过前瞻性的研究,推动苏州率先转型;从“生态、人文、精致、创新”四个方面推动一系列实施性项目落地,形成示范性效应。
20年来,总规等各项规划逐步得到落实,环金鸡湖市域CBD全面建成,城市发展模式不断转型,空间结构更加优化,文化特色更加显著,人居环境更加优越。2014年,苏州荣获第三届李光耀世界城市奖,被评价在经济发展和古城保护中成功获得了平衡。中规院也在伴随的过程中获得了成长,规划实践从苏州扩展到湖州、南通、绍兴等周边城市,苏州的经验也为中规院参与国家部委相关政策科研提供了丰富营养。
最后,邓总总结了20年伴随的体会,如何在伴随中实现多赢,关键要具备“四有”条件,即“有底、有法、有心、有人”。“有底”既指技术底气、也包括职业底线;“有法”是要有解决复杂问题技术方法;“有心”包括有恒心、有对城市的爱心;“有人”指的人才队伍和院内外技术团队的合作支撑。
嘉宾点评
朱荣远:
这是一个以苏州为中心的视角,既是城市设计,当中也突出了伴随,设计的价值观非常重要,就是以点观面、以面及点,再以点观面、以面及点。随着时间的推移可以循环,只有这样才能在伴随当中寻找到进步的力量。城市化的上半场,我们追求的是扩张,追求的是量,有点像拿面粉和面一样,今天讲的很多点就是洗面筋,把面粉洗掉,把面筋留下拿来判断当下发展的状况,然后再往后走。里面有一个关于社区的话题,这属于人文复兴,无论是作为规划师还是当地社会,在经济复苏的阶段泡沫开始呈现的时候,人文显得就更加重要了。我们做的事情是否符合当地的居民和外来游者的利益,如果这些工具做不到位,也就意味着我们对不起人民。
报告二:战略规划的回顾与展望——宁波三版战略规划的思考
徐 泽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经营管理处副处长
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
报告提出我们国家的战略规划有三轮重要的实践,第一轮是2000年左右,面对全球化下的快速发展期,战略规划开始兴起;第二轮是2008年左右,面对金融危机后的转型选择期,编制2030发展战略;第三轮是2015年左右,新常态下,对标国家长远目标,编制2049远景战略。总体而言,战略规划顺应了我国政治经济社会变革要求,推动了规划领域的创新。
宁波是“改革开放的先行者,要素多样的战略地区”,宁波市政府分别在2001年、2010年、2017年三次委托我院编制城市发展战略规划,总结其规划实践的得失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2001年第一轮战略规划(宁波市城市发展战略规划)总的指导思想是适应大发展的要求,做大经济总量,做强经济能力,拉大城市框架。确立了工业化、城市化双力推动的模式,适应发展阶段变化;构筑面向杭州湾的开放式市域空间结构,培育余慈副中心,迎合区域,拓展空间;做大集装箱枢纽港,发挥核心资源优势。第一轮的战略规划为整个城市大发展时期经济总量的扩张和空间资源的有效供给奠定了一个很好的基础。
2010年第二轮宁波战略规划(宁波2030城市发展战略)认识到新一轮城市的竞争将是“品质之争”,提出战略规划的核心任务是“转变思维,引导城市从量的扩张走向质的提升。”通过“强化中心与枢纽,提升国际门户功能”;重点培育南部,打造后工业化和海洋经济新空间;营造历史、生态和人文休闲空间体系;打造品质优良的生活空间;进行全域空间分级管理,加强整合;推动宁波的转型提质,迈向更高阶段。
2017年第三轮宁波战略规划(宁波 2049 发展战略),充分认识到我们进入 “以文化吸引人才,以人才改变城市” 的新时代,按照“以人为本、文化引领、宜居支撑”的方向,加强对城市空间场景提升创造美好生活,守护城市长远价值;同时创造更紧密的区域关系,搭建直连直通的交通连接和综合物流体系,谋划动能转型,优化空间格局,提升城市长久竞争力。
宁波二十年的伴随,让我们对城市发展的规律有深刻的认识;让我们不断审视规划的得失,不断改进方法和工具;让我们与城市共成长,成就彼此。
嘉宾点评
王凯:
我说三点体会。第一,为什么会有战略规划这件事?现在能查到的资料是2000年从广州开始的第一轮战略规划。我个人理解,战略规划的产生是对当时城市总体规划制度的突破。原来的总体规划只能做城市建成区范围内的事情,而城市发展战略打破了这个限制,当然这是形式上的。更本质的是,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中国城市经济在过去二十年纳入全球经济大循环,在城市空间结构上以开发区为特色的增长方式提供了一个强大的支撑。所以,战略规划应运而生,城市的发展要看得远一点。
第二,战略规划说到底还是一个战略,是方向性的、战略性的。战略的落地要有战术。战略要实施得好,一定有战术层面的分析。
第三,战略规划的分析方法比较灵活,因为理论是枯燥的,生活特别是城市生活是非常鲜活的。
报告三:园林景观引领城市转型发展——三亚两河四岸的景观整治修复工作
束晨阳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风景园林和景观研究分院总工程师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报告通过三亚两河四岸景观整治修复工程和风景院近年来的规划设计实践,探讨了在生态文明和城市转型背景下,分院专业业务应秉持的基本原则、工作重点,提出了为创造优良的人居环境而应努力的方向。
首先,束晨阳回顾了三亚两河四岸景观整治修复工程的背景,提出本次工作紧紧抓住生态修复和功能修补两大主题,从认识两河的生态本底特征,认识认识两河的公共空间价值入手,采取“专业协同、景观统筹”的方法,突出两河“城市之脉”的理念,综合施治,将两河四岸打造成为“水上森林之河、浪漫休闲之岸、活力健康之廊、生态示范之带”,成为三亚“双修示范”的窗口名片。同时总结了该项目的四个特点:生态筑基,通过研究河流生态过程,修复红树林生态系统,恢复生态服务功能;蓝绿融合,对接市政设施,规划海绵河岸,示范海绵公园,突出滨河景观的综合效应,从系统上解决雨水收集、水质净化、暴雨蓄滞、回收利用等问题;还绿于民,通过废弃地修复,拆除违建,打通滨水岸线,建设绿道等措施,增加城市公园绿地面积,增强市民幸福感;缝合空间,通过景观设施创意,缝补城市空间,保留城市记忆,展现城市魅力。
接着束晨阳提出当前风景院规划设计项目已开始出现从绿地系统规划到蓝绿空间统筹,从环境被动点缀到绿色空间引领,从追求空间形象到营造幸福生活,从绿化美化亮化到注重文化内涵的四个转变趋势,并提出在公园城市理念下,风景院要进一步加强学习研究,围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做好各项工作。
嘉宾点评
朱子瑜:
随着城市的转型,风景分院工作也在转型,简单的公园绿地、湖泊绿地上升到城市的蓝绿空间,变成生态空间建设,变成文化场所建设,这是非常大的转变。在三亚双修的过程中,他们第一时间通过研判,没有把它当做形象工程来做,而是实实在在的做了蓝绿融合等。
第二,不做形象工程,除绿化景观外还有防洪、排涝设施等工程,用生态的办法、景观的办法处理好了,是用生态的办法去做的,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案例。
第三,还有一个民生的问题,最近几年风景分院、建筑所等单位都利用了城市更新的项目,开展公众参与,为老百姓谋福利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是风景院这几年工作的突出方面。
第四,在公园研究和实践中取得了重大进展。不是城市里有公园的城市就叫公园城市,而是城市生产、生活、生态怎么和公园结合在一起,以园为根本,这是非常好的成果。
报告四: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复兴——以北京崇雍大街整治提升工程设计为例
鞠德东
学会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学术委员会秘书长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历史文化名城研究所所长
高级城市规划师
报告首先提出在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的三个工作层次中,历史文化街区是其中的重点、焦点、难点。围绕街区保护工作,中规院名城所在拉萨、阆中、北京等地均提供持续二三十年的技术跟踪服务,近十年在北京老城区开展了包括崇雍大街、香厂新市区、南中轴等区域在内,包括街区保护规划、城市更新规划、城市设计、规划导则、专项研究、实施评估、责任规划师等系列工作。其中,重点介绍了崇雍大街综合整治提升工程。
该项工程是北京市委提出的街区更新样本工程,项目紧扣中央要求,搭建“政府统筹、专业协作、部门联动”实施平台,通过城市设计统筹历史保护、建筑、交通、景观等八大专业团队开展工作。项目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依托大数据综合研判功能、交通和行为特征,多视角研判大街“文风京韵、大市银街”的总体定位,协调多个专业和部门系统推进实施工程。编制城市设计导则,为院落、立面、公共空间工程设计提供了系统性引导和长效管控的技术依据,实现谋定而动。
鞠德东总结了项目的创新点,一是坚持以利益相关者为核心,激发全社会对遗产保护的参与度,开展共同缔造,实现共建共治共享。二是抓住文化保护传承主线,凸显价值、保护遗产、传承文化。三是强调整体性、系统性的综合思维,由表及里、专业协同、渐进更新。四是注重规划落地实施保障,强化机制支撑、做好项目落地、突出政策保障。
2019年底,雍和宫大街示范段工程竣工亮相。去年以来,中央电视台、新华社瞭望东方杂志、北京电视台、北京日报等数十余家媒体展开了全面报道,成为北京“百街千巷”工作中一次落实人本精神,采用系统性思维、整体推进、综合提升的新标杆。
嘉宾点评
汪 科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副司长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
怎么样做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崇雍大街的保护更新项目做了很好的回答。
这是一个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创新的样本。我们常常说,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要见人见物见生活。这个项目修复了城市风貌,补足了城市社区短板,提升了城市活力。这个项目从样板性和示范性来讲,首先要肯定组织单位本身工作上的创新改变。工作不仅仅是简单的委托,还有全程的参与,还注重多层次组织多方面参与,从市级政府部门到区级政府、街道、居委会、沿街居民和商户,在组织方式上使得整个城市风貌保护的价值得以体现,老百姓的利益也得以保障。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或者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某种意义上来讲,保护要建立在整个城市的发展规律上,在更新的过程中做好不同时期的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不是简单地从保护到保护,而是要考虑到复兴的问题,考虑到老百姓生活的问题。历史文化保护要把握指导思想,注重人的发展、注重社会发展和产业业态的发展。
这是一个可推广、可复制的设计精品项目,或者叫示范项目。我从三个方面来评价。
第一,项目组建立了很好的价值体系。做任何工作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指导思想后面是价值体系导向,这个价值体系一定要具有世界眼光、国际标准,面对城市可持续的发展任务目标。这个项目中,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对于城市和社区的意义作用都充分得到了认识。尤其对人在城市中的主体作用,对产业业态在城市发展中的支撑作用,对整个社会组织建构的传承和尊重,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文化不是简单的从物质空间到物质空间,还必须考虑到整个社会变迁的影响。
第二,项目组注重了对人的尊重。在工作过程中做了大量的问卷调查,开展了设计竞赛,项目组设计师和商户、老百姓进行充分沟通,都体现了对社会意愿的尊重、对人的尊重,反映了设计理念和思路的转变。作为设计师没有用自己智慧主观规划安排城市空间,设计城市风貌,而是按照社会群体的意愿来描绘、设计,保持共识和社会互动。设计师即使有再好的设计理念,也要让老百姓接受才能得以实现。
第三,项目体现了合作精神。这个项目涉及到很多专业多单位的参与。院里的项目组表现出很好的合作精神,既要肯定他们的专业精神,也要肯定他们的合作精神,我认为这个项目应该成为院内各个所、各个专业合作的样板,能够体现“大院”的作风。
报告五:“数字伴随”——城市交通的智慧感知
赵一新
学会城市交通规划学术委员会秘书长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交通研究分院院长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赵一新提出,城市交通的智能感知,将为城市带来全新的认知视野与治理工具。2020年度《中国主要城市道路网密度监测报告》和《全国主要城市通勤监测报告》的发布获得行业及社会的高度关注,转载量超过百万,并为西安、南昌、徐州、兰州、银川、长春等数十项国土空间及交通规划项目提供支撑。由《中规智绘城市规划数据平台》和《中规智绘交通流溯源分析平台》等组成的“中规智绘”系列产品,已经在福建莆田和山东青岛等地试点应用,在提升城市规划和治理能力的同时,推动了城市智能治理水平的进步。
依托中规院建立的“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监测与治理实验室”,已经初步具备了对人、车、设施和城市的智慧感知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创新研发了“云计算城市交通承载力模型系统和平台”,为城市交通规划和治理提供了更精准和快速的分析手段。交通分院研发的“中规智绘”系列产品将有助于提升中央部委与地方政府的城市治理水平。
嘉宾点评
郑德高:
交通确实是最开始就要用数据的行业,没有数据交通行业很难发展,交通行业又是变革最快的,如果说哪个行业的规划最容易被颠覆,我感觉是交通。交通分院很有危机感,赵一新院长的团队某种程度上实现了弯道超车,大数据开始很好地应用,包括人、设施、车和城市的大数据运用很透彻。通勤指标等指标跟我们的关联性很大,路网密度跟城市的经济发展密切相关,这些指标都非常有价值和意义。未来如果不能用大数据揭示城市发展的规律,可能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也会落后。
报告六:“数字规划”推动城市更新与人居环境品质提升
徐 辉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学术信息中心主任
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
“数字规划”源自雄安新区的“数字孪生”城市,是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运营方面的综合智慧解决方案。“数字规划”不是替代既有的规划,而是充分依托城乡规划上百年来积累的规划理论方法与技术体系,针对城市的全量空间与资源,推进全生命周期的价值管理;同时“数字规划”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技术手段为城市的规建管全生命周期赋能。因此,“数字规划”从产生初始就是伴随城市发展建设,是智慧城市的重要技术工具,为推动人居环境品质提升和城市更新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目前中规院搭建起“数字规划”产品体系,包括“一基础、两中台、多场景智能规划”体系,包括CIM城市信息模型基础平台、模型中台(开放社区)、数据中台(API)和多业务智能规划。当前,中规院搭建了城市体检信息平台、美丽街区监测评估平台、TOD大数据监测评估平台、海绵城市评估平台、文化城市数字化平台等业务场景,其业务核心是针对城市发展建设中的问题,通过建立指标体系、指标动态监测、规划实施评估、仿真模拟与规划决策来全过程推进规建管工作。此外,中规院的“数字规划”也初步实现了模型中台、数据中台,其中模型中台充分立足中规院庞大的业务技术体系,在大数据分析、专业化模型方面有大量积累;数据中台包括人居环境大数据中心和智能化数据采集系统,特别是形成了“天语、城景、留影、识图”等四个开放接口提供给行业。
目前“数字规划”已经在雄安新区运行,并在上海规土局的信息提升工作和浙江省空间数字化治理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最后,徐辉展望道,“十四五”时期是推进城市精细化治理和提高城市人居环境品质的关键时期,“数字规划”也是积极响应国家的新基建发展任务,针对城市转型发展中规划、建设与管理中的痛点与难点,用信息化手段提出的综合智慧解决方案,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嘉宾点评
汪科:
报告用两个关键词点评。
第一个关键词是“欣喜”。中规院经过六十五年的发展,在整个行业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从今天徐辉主任的介绍中还是可以看见更多希望。这些年院里承担了雄安新区的规划,展现了中规院以及行业对现代规划理念的认知。但是,在大数据背景下,怎么样思考创新规划工作,徐辉主任做了很好的解答。从雄安的六个BIM的实践,到今天徐辉主任相对系统地解读或者梳理数字规划,我认为将会为院里开拓一个新的技术和业务市场。
第二个关键词是“隐忧”,主要是对于“数字规划”这个词的理解。对数字规划要辩证分开来认识。一是怎么运用大数据做好城市规划,要考虑到大数据来自于哪?大数据的生产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二是规划的任务目标发生很大的转变已成为各城市广泛共识,我们今天用数字规划不是代替规划传统的城市,而是怎么规划、引导和推进智慧城市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来讲,智慧规划是整个大数据背景下的一个职业的重大转变。如果说大家不太理解,可以借用BIM的例子理解,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建筑师学习CAD甩掉了图板,现在又通过学习BIM把建筑设计从二维推向三维,这是一个新的重要转变,在不久的将来必将迎来更加立体的规划、精细的规划,不再是简单的用“图”说话,是用仿真模拟技术和平台来研究城市。我们面对智慧城市建设,很多大数据不是为了简单的城市规划,而是着眼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运行而产生的。为什么说隐忧呢?不是说今天的规划人想怎么规划就怎么规划,想用什么方法就用什么方法规划,而是在大数据背景下城市的目标、要素、手段都在改变,下一步相信规划的制度也必将迎来改变。从这个角度来讲,徐辉主任谈到的数字规划更多的揭示了规划的数字化和城市的立体化、精细化、可视化、动态化的机遇点,孪生城市或者镜像城市未来职业上的调整和巨大的变迁。今天徐辉主任给我们更多的是思考,是怎么样基于智能城市的规划进一步创新规划的方法问题。
总结
王凯:
首先,代表中规院感谢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提供的平台,让我们以“伴随·成长”这个主题对改革开放过去四十年的发展历程做一个很好的回顾和反思。感谢业内各位朋友、各位同行对论坛的支持。
最后再说三点想法。
第一,认识城市的发展规律是一个长期的事情。不论是伴随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甚至于四十年的项目分析,还是数字规划、数字孪生等新的手段对城市发展规律的研判,都说明认识城市的发展规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要坚持。根本的目标就是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讲的,建设一个更安全、更健康、更宜居的城市。
第二,今天的主题“伴随·成长”是想说规划工作既要“上接天线”,也要“下接地气”。今年新冠疫情暴发之后,我们更深切地感到,要把老百姓的身边事作为工作重点。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视察时强调,“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我们规划工作的重点要转到为人民服务的具体工作上。
第三,城市的多样性、复杂性也要求我们每一位规划师做好协作。我作为中规院的院长,也向业内的朋友们表个态,我们很愿意和全行业的兄弟单位们加强合作。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行业的综合竞争力,更好地服务国家、服务人民。
END
本文来源:规划中国(ID:guihuazhongguo)
你可能还想看这些
收官!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学术季丨“心系洪灾中的城乡遗产——我为灾后遗产修葺出点子”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学术季 | 学会城市设计学委会年会召开,聚焦“城市•人居•设计”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点击进入学术季专题